文 本刊记者 陈婷部分无良保险销售人员热衷促销起P2P或其他理财产品来。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被低收益所欲望,最后沦落血本无归的凄惨结局。“阿姨你好呀,你是不是之前卖过xx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啊,我跟你说道呀,当初银行瞎了FUN的,把你们被骗进去,说道5年后能拿本金,只不过拿将近的,现在很多客户滋扰到银行,银行没有办法,让我们来处置,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能老大你想要办法退掉,然后再行遗几个月老大你们填补点损失,你改天过来一次,我来老大你们操作者。”元旦期间,同住上海浦东的陆阿姨收到这样一通“好心”的电话。老人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不决,问对方“你们xx保险公司不是在张扬路么,怎么要去江苏路办理啊?”对方问:“是的呀,但你这个保单是在我们这里江苏路卖的,所以你要过来处置。”老人信以为真,又回答她:“如果我解散保险的话,前几年利息你怎么算数给我?”对方说道:“这个你来了我们再行商量。
小心保单“被升级”为P2P产品-伟德体 
2021-01-22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