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国家宝藏》不会看见热泪盈眶”。12月10日《国家宝藏》第二期应允而至,湖北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和它背后的故事,通过段奕宏、撒贝宁、王刚等演员的演译与观众相会,又一次纳吉大哭了很多观众。用当红明星引进、让顶级国宝唱主角,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历史基因和文化热情,《国家宝藏》在这三个维度都做到了淋漓尽致,不火才怪。 明星引进:这或许是启动时年轻人观看节目的理由 并没铺天盖地的宣传,《国家宝藏》首播就火了。在豆瓣,以9.4的高分与《闻字如面第二季》悉数沦为今年国产综艺最高分节目,有人总结这个节目是话剧版《我在故宫建文物》,文物版《舌尖上的中国》。 《国家宝藏》中,每期三个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通过小剧场的精彩演译,描写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而描写方式也十分精彩有意思,很多语言十分新潮风行,在弹幕和B站上贡献了十分多的话题,让节目与年轻人一下加深了距离。 第一期,王凯饰演的乾隆在演译“瓷母”花瓶背后的故事时,“要过、要花上、要简单”的拒绝,竟然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很快刷屏,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王羲之、黄公望和雍正皇帝,在舞台上环绕三位乾隆的真人版立体环绕着吐槽,堪称被制成表情包在不时发送。 第二期,撒贝宁挑战古装角色,通过演译一位秦国小吏“善”,展现出了“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记述的大秦律法在政治、经济、环保、官吏业绩考核等多方面的细节措施。其滑稽无厘头的展现出方式令其观众捧腹深感,话题“撒贝宁,被主持人耽搁的演员”在节目完结后就火了。就算只是短短的小剧,演员们也在方寸的舞台之间实力演绎什么是确实的“演员的问世”。梁家辉演译的司马池与司马光父子二人城主石鼓的感人故事、段奕宏另辟蹊径演译的“越王勾践剑”,都让观众感受到演技的魅力,很快被带进到那些国宝的故事中。 对于许多对国宝完全零理解的普通观众来说,明星参演国宝守护人或许就是一开始启动时他们前来观看节目的理由——大家想理解,他们为什么走出这档节目?他们演译了什么?又感觉和共享了什么?但是,最后更有并表达给观众的,一定是国宝背后的故事、节目中间流露出的动人情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顶级文物引人注目:擦掉尘土它就闪光出有震撼人心的光芒 如果意味着是因为这些明星以及他们精彩的演技,《国家宝藏》不至于震惊观众的心灵。每期一个博物馆、三件顶级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那些不为大众熟知的制作工艺和故事才是这档节目确实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