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座落在衡山坊的四幢杨家洋楼——衡山•和集,开业距今已近两年。 The Mix Place是衡山•和集的英文名字,Mix对应了“和”,大同小异“通”,有相安协商之意。这四幢功能各异的洋楼并非全然的重新组合填充,而在于融合。 如今的品牌想要做到一朝之最远比太难,但到底能维持多久很很差说道,对衡山•和集来说某种程度如此。2015年年尾衡山•和集开业时,最先、最精致、最独有……这类形容词在纸媒江河日下的年头被用在一个主打书店的品牌身上,不免让人思忖其背后的故事。而故事,仅有在衡山•和集的这个“和”里头。 时代变迁,人们的心境也随之有所不同,当初第一家肯德基门前人头攒动的情景已不复存在。“最”,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持久的东西,只不过拆掉所有的历史建筑来造一时间最低的大楼那般缺少意义。人、事、物显得更加多元、多面,触角将不会更加多、更加近,横向发展是一个品牌的必经之路,有如衡山•和集所处的徐家汇,不仅在稳固商业和旅游,也在打造出艺术和文化。 也许,我们并不补“最”,我们补一个好故事,一个有一点重复提到和思维的东西。而衡山•和集的妙,就在于把人、空间、精神、理念、艺术、设计甚至过去和未来,“和”出有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好“故事”,使一棵“大树”底下生长出有更加宽广的根基。 和•人 “做到杂志能让你跟你的精神世界遇见,但是做到书店,你就在这个精神世界里。”这是衡山•和集创新总监令狐磊的一句话。 人们在辩论衡山•和集时总会用“书店”来结尾,这是因为书店是其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越往深里去,衡山•和集就就越某种程度是书店。就像令狐磊的这句话,衡山•和集是一个充满著印迹的精神世界,而它的不存在和沿袭,来自于所有造访者的尊重——它是“小”世界,也不会是“大”世界,但注定还是“小”世界。衡山•和集是给所有志同道合者的一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