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何交还环境答卷?象征物论坛揭幕的巨型雕塑。图片来源:红·莉莉为了庆典第二届“一带一路”论坛的开会,北京街头挂起了“高质量资源共享‘一带一路’”的横幅。本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举办,共计37位国家元首汇集北京,联合就这个中国发动的全球性基础设施发展倡议展开辩论。与2017年开会的首届论坛比起,今年的论坛规模更大、规格更高。但最近,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金融与环境领域的可持续性,有人明确提出了有所不同意见。这些意见给“倡议”带给了极大的震动,涉及贷款也有所上升。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晓泉回应,正如近期明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口号所传达的那样,本次论坛有可能就是要答案各种“赞成、误会和曲解”。习近平主席和部长级高层领导人们都对绿色“一带一路”给与了很大的反对。然而,环境治理的步伐相比之下追不上项目的发展速度。那么,今年的论坛能否为改革获取一个机会呢?论坛上的“绿色一带一路”今年,与会者将享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参予“一带一路”环境责任辩论的机会。4月2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MEE)与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NDRC)联合主办主题为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联手构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分论坛。此次分论坛活动将举办一系列演说和小组讨论,来自与会国政府环境部、非政府的组织、国际的组织和企业的200多名代表应邀参予本次活动。“青睐各位与会代表为绿色‘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者接到的一份文件上这样写到。此次分论坛活动只有半天时间,日程紧绷,完全没时间展开深度对系统;尽管如此,这依然不会沦为中国政府与其他“一带一路”参与方进行对话的一个全新平台。论坛期间还将公布一些极具包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