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预防在各国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某种程度为岛国的日本,即制订一套《外来生物法》。日后登录为特定外来生物后,禁令养殖、栽培、持有人以及迁入,并不予驱走;不过,要名列特定外来种名单并非易事,常有缓不济急的问题。虽登录外来生物的条件是境外迁移,国内移动不在此列。此外,日本民间和台湾某种程度广泛有佛教不吃肉、众生公平的观念,对外来侵略种去除作法,也构成一定的交流障碍。日本学者太田英利教授。图片来源:东华大学两栖保育研究室日本两栖爬虫类权威太田英利(Hidetoshi Ota)教授,不受东华大学蛙类学者杨懿如教授之邀请,曾于9月间来台参与外来种掌控工作坊,他在席间总结日本经验时认为,外来种侵略不仅威胁生物多样性,除了在原生物浅海地上构成食物链竞争,也不会污染原生动物基因。日本和台湾都是岛国,许多生物是特有种,外来种侵略特别是在影响特有种。导致外来种侵略的原因,可分成人为蔓延与非人为蔓延。侵略种:当能用显得多余人为蔓延的例子,最不具代表性的是1930年为了食用,从美国引进后腿强大有咀嚼劲的非洲牛蛙,近代则因国民所得减少,仍然食用蛙类。